首页 >> 新闻中心 >> 书评

穿越到古龙武侠世界的小说

  • 书评
  • 23-09-26
  • 点击次数:16

武侠时代的经典记忆:古龙小说连载版逸事

金庸,是与古龙双峰并峙式的人物,他既是写武侠小说的宗师,也是香港《明报》的创办者。当他在《明报》上连载完《鹿鼎记》,就将目光投向了古龙。据说古龙接到金庸约稿信后,有些意外,也略略有些兴奋,尽管那时的他已经声名显赫。古龙与金庸不同,金庸封笔时已经功德圆满,走到了一个从来无人达到的高度。而古龙却仍在高竖“求新求变”的大旗,顶着舆论压力写作。“陆小凤”系列能够接棒《鹿鼎记》,既代表了前辈对晚辈的期许,也代表金庸对古龙式武侠小说的真正认可,这两点完全可以成为古龙兴奋的理由。

《天涯·明月·刀》于1974年4月开始在《中国时报》上连载,总共只推出45期。至“孔雀终于走进了这屋子,走进来的时候,他的手已缩入衣袖,指尖已经触及了孔雀翎”处惨被腰斩。究其缘由,有这样几种说法:

《天涯·明月·刀》连载于《人间》副刊竟被腰斩,原因是许多读者不习惯古龙的快节奏,蒙太奇笔法,去函报社表示要“退报”,吓得报社老板仍请东方玉之流连载,而中断了古龙的作品。(陈晓林《关于〈古龙全集〉的一些疑问及回答》)

武侠作家李凉,外号谐趣小王子,红也匆匆凉也匆匆

读者很自然会认为李凉的小说没必要细究,也因此李凉小说的阅读感非常畅快,非常轻松。大量读者之所以迷上李凉,是可以理解的。

这么红的李凉小说为什么凉了呢?原因很简单,这是时代的发展,武侠整体没落了。现在几个人看武侠小说啊?

但李凉之所以凉得那么快,之所以比不上金庸古龙的保值,就是因为李凉小说缺乏深刻的东西。换句话说,“成也谐趣,败也谐趣。”

高级的幽默感可以经久不衰,而迎合市场的谐趣往往随波逐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声觅迹。

有网友评价说:“李凉的小说就是快餐文,看过了就忘了,没有什么回味的余地。”在李凉活跃的年代,很快就有黄易小说的崛起,相比传统武侠更宏大的背景与故事,将李凉的“小打小闹”彻底打翻在地,更带动了网络小说的萌芽与发展。

金庸、古龙、梁羽生三大宗师,谁的武侠小说成就最高?

大众了解武侠作品,很多是通过影视剧而并非小说,金庸小说的细致描写,非常适合拍摄成影视剧,而古龙小说的那种风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通过影视剧是表达不出来的,所以说拍摄古龙小说的影视剧相对比较少,历年的翻拍剧也比较少!从风格、影响力来看,很明显金庸小时候是三人中成就最高的!

古龙的小说,价值观其实是比较局限的!古龙小说主要讲的是个人情仇,很少涉及家国情怀,而个人情仇虽然看起来非常爽,但总让人感觉缺少了什么。天天看这些个人情爱,容易把人搞疯。而梁羽生和金庸的小说则不同!梁羽生首次将家国情怀融入武侠作品中,让人看到了不同之处,原来武侠的“侠”不仅仅适用于个人,更是可以用于国家大事!后来金庸更是将这种价值观发扬光大,形成了郭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观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自梁羽生和金庸的这种作品出现后,武侠小说中便不仅仅只有人文精神价值了,更有一种民族大义与民族情怀,有对天下苍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正是因为金庸的小说将这种价值观发扬光大了,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去喜欢金庸作品,翻拍金庸作品!从这一点来说,古龙小说格局小了,而梁羽生虽然开创了这种模式,将家国情怀融入小说中,但并未将其发扬光大。真正将这种价值观发扬光大之人是金庸,所以说金庸的成就更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