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书评

写历史人物的作文300字

  • 书评
  • 23-05-11
  • 点击次数:14

被称良心之作的5本架空历史小说,《庆余年》仅排第4,书荒必备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知名作家,《明朝那些事儿》一经连载便受到了读者的疯狂追捧,并在短时间内引发了读史热,《明朝那些事儿》以另类的写作方式再现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到明朝灭亡三百多年的历史事件,以时间与人物为主线,金戈铁马,儿女情长,请看《明朝那些事儿》。

《庆余年》是首发于起点中文网的一部架空历史小说,作者是猫腻。小说讲述了叫范闲的年轻人的成长路程,庆国几十年起伏的画卷慢慢地呈现出来。几十年的历程里,我们看到的是三代风云人物的起起落落、轮转更替。两条线索,范闲的成长、叶轻眉的一生贯穿着整个小说,一明一暗,把几十年的庆国风雨尽揽其中。

《紫川》是一本优秀的网络奇幻小说,作者老猪。《紫川》用幽默诙谐的语言,细腻动人的笔触,向读者描绘了一个独特奇妙的世界。将一群不同性格的人物,一个个展现在读者面前,谱写了一曲既壮烈,又凄婉的悲歌。该部作品主要讲述了两百年前的蓝河战场,光明帝国最后的军团在魔族的喧嚣声中崩溃,帝国最后的元帅和皇帝战死。混乱的西川大陆上没有了共同的君主,群雄并起而混战,武力是生存下去的唯一本钱,制霸天下,是一代代强者的梦想。

历史小说写作

1、了解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大格局:历史故事化。历史故事化的第一种型式是历史演义。它大抵以历史朝代为背景,以历史事件为主线,以历史人物为中心,演绎有关历史记载和传说。第二种型式是写历史故事。它以故事为中心为主线加以组织,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实际上淡化、虚化,“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鲁迅语)。第三种型式是历史戏剧化。它在史实与虚构关系上处于历史定义与历史故事之间,抽取、强化历史生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命运中尤具戏剧性的关目、情节,以戏剧冲突为中心铺排开来。上述历史故事化框架,仍然是历史小说创作的主体格局和诸多历史小说作品的主体框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2、把握历史小说写作的基本要求:以史为纲,以史为本。写作历史小说,既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又要有卓特的历史眼光。在具体的写作上,历史小说和一般小说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一般小说可以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由作家自由地想象和虚构,而历史小说则不然。它固然也允许虚构和想象,但是这种虚构和想象必须受历史事实的制约,历史小说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环境、历史人物以及时间、地点都必须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做到“博考文献,言必有据”(鲁迅《故事新编•采薇》),不能移时易地,也不能张冠李戴。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的莫斯科保卫战和库图佐夫、雨果《九三年》中的滑铁庐之战和拿破仑、《六十年的变迁》中的辛亥革命和柳亚子与毛润之、《李自成》中的商洛之战和李自成,牛金星,等等,都是实有其事,确有其人,来不得半点的想象和虚构。如果重大的史事和主要的人物与史料不符,甚至大相径庭,就失去了历史小说之所以为历史小说的基础。历史小说在符合生活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可以而且必须融入一定的想象和虚构。其虚构的限度大体应考虑到以下几方面:①主要历史事件,特别是发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应该基本符合历史依据。②主要历史人物的基本思想性格特征、主要外貌特征和生活脉络,必须合乎历史真实,不能随意虚构,要和史书记载相符。③当时的典型环境,包括时代气氛、生活风尚、历史人物的相互关系必须真实。④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而虚构的人物和事件,也应是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能产生的,符合可然律和必然律。例如历史小说《天国恨》作者就用了这三种有限制的虚构方式,表现在:①移植集中。即根据艺术需要,把分散的生活素材加以集中。如:叶坤元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钻入农民革命队伍中的蠢虫史实上并不少见,所以把叶设计成韦昌辉的妻舅,一个被派进“拜上帝会”进行破坏的“内奸”,就较为合理而可信。②合理想象。即根据史书极为简略的记载,按照人物性格和事件发展的逻辑进行合理想象,适当推理,从而引发出一些情节,以填补小说情节之所需。如史料记载,石达开负气出走前夕,曾与洪宣娇有过密约,并得到她的支持。因此,作者从这一简略的史料推测,他俩在此前必然也有过一段较为密切的住来。据此,作者在第一卷中虚构了一段曲折动人的“政治联姻”,从而表现于他们为天业而割舍爱情的牺牲精神。③因人设事。即根据历史人物特定环境和特定的性格,设计一些他可能做的事情。例如在写到张嘉祥决定降清时,曾有为义子吮脓吸血、葬送义军、出卖将士的情节,纯属子虚乌有,历史上也根本没有潘三、李义等人物,但作者虚构了这些情节后,就成功地塑造了张嘉祥这个“大义灭亲”、“真心就抚”的叛徒的典型形象。因为作为一个典型的叛徒,他是有可能做出这类事情来的。历史小说不仅必须符合历史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方面的真实,而且要讲求小说细节的准确、逼真。小说中从生活起居、风俗习惯到语言方式、行为举止,一切看似细微末节的生活小事,如果不符合历史真实,都会造成小说的失败,给人不真实的感觉。如写清人时,被配以只有明人才穿的服装,就是很大的破绽,因为在清代,穿前朝服装是有杀身之祸的;写包公坐着八抬大轿出行,也不符宋代的史实记载,会造成很大的笑话。所以,在写历史小说时,还必须有丰富的历史常识,才不至于出错,甚至于要化很大功夫,参考有关的历史典章制度和风俗习惯的记载。

3、追求历史小说写作的艺术独创性:借鉴创新,突破模式。首先,因为历史小说既是历史又是小说,所以除了必须注重历史的真实外,还必须合乎小说的一些创作规律和法则。在塑造人物、构思情节、渲染气氛、描绘环境的时候,可以而且必须调动和借鉴其它小说样式的一切写作手法。比如写人物时,同样要求揭示人物的多重性格内涵,追求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避免简单化、平面化和概念化;同样需要融入作者的鲜明强烈的感情,或热烈赞颂,或无情鞭挞。甚至可以采用意识流的手法,如师陀的《李贺的梦》就一反传统的写作手法,运用历史和现实相叠印的结构来表现主人翁李贺临终前的意识流动:时而与早逝的父亲对话,时而骑在巴童脖子上赶庙会,时而与韩愈、皇甫湜交友赋诗,时而入朝为九品奉礼郎……意识跳度极大,在这种跳动中,展示李贺的多重生活画面和情绪性格,有一定的新意。其次,历史小说的题材和格局,应突破原有模式,勇于拓新、更新。新时期历史小说家笔下对历史生活化的追求,是一种突破传统格局的变化。历史生活化的写作大抵在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写历史事件性的历史生活,着重点不在历史事件本身的演义,而是“再现”出酝酿、产生历史事件背后的历史生活;二是写非历史事件性的历史生活,超越历史事件性,而以更宽泛意义上的历史生活化或历史人生化为指归。例如凌力的《少年天子》可视为历史小说创作从历史故事化到历史生活化的转型。当前有的历史小说创作又出现了在创作内容上从以史实为中心转向以人特别是以人的“内宇宙”为中心的倾向,以及在艺术表现上,从人物的典型化、性格化转向非典型化、非性格化,从情节性转向非情节性,从单一叙事角度转向非单一叙事角度,从写实性转向变形、荒诞、寓言、象征,从史诗和史诗性转向非史诗、反史诗等倾向,展示着历史心灵化的新层面。因此,当代历史小说的写作,正呈现多种创作格局并存的局面,写作者应注意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选择最适合的审美观点和艺术形式,来表现特定的历史题材内容。

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

继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后,秦始皇嬴政的统一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上功业彪炳,影响深远的又一时代。秦始皇修长城、开大道,奠定郡县制,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其影响于后世,可以说前无古人,后少来者。秦国本偏处西隅,却因发奋图强,终于君临华夏,威加四夷,前后凡五百年,而统一中国不过十余年,其兴起也艰难,其覆灭也迅速。这种历史的变动,蕴含许多深刻的教训。其间,变法图强,锐意创新,纵横捭阖,战胜六国,一统天下。既有庙堂上的庭争面折,也有战场上的金戈铁马,有宫廷后妃的勾心斗角,也有儒法墨各家的坐而论道,既有男女私情的美丑故事,也有敌我争斗的残酷杀戮,广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习俗等各国领域,可谓世情千姿百态,冲突错综复杂,有似千山万壑,河川纵横。诚如作者所说,“这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性的帝国命运中,隐藏了难以计数的神奇故事以及伟人名士的悲欢离合。他们以或纤细,或壮美,或正气,或邪恶,或英雄,或平庸的个人命运奏成了这部历史交响乐。”要把这一切加以艺术的再现和评价,实非易事!非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大学问,大才具,是难以担当的。而孙皓晖教授经过艰难的努力,相当出色地完成了自己所设定的任务。全书结构绵密,情节波澜起伏,细节丰富生动,人物刻画丰满而真实,特别是塑造了秦始皇的高大形象,复杂性格,歌颂了他的雄才大略和丰功伟绩,为这一人物的历史评价,做了一篇令人信服的翻案文章,更是十分难得!

当下历史题材的创作,大略分为两类:一类以历史为舞台,演说自编的人物与故事;另一类则基于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和事件,辅以细节的虚构。后一类严格意义的历史小说,不单富于文学的魅力,还具有历史学的科学认识意义。《大秦帝国》自然属于这一类作品。它写到的历史人物当有数百个,大小历史事件也举不胜举。作者是历史学家,占有丰富的史料。所以,读者也不妨把它作为历史书来阅读。其中,关于许多历史细节的描写,也多于史有据,虽然不乏基于作者的丰富想象。小说写到的人物,有许多都是历史名人,包括著名的帝王将相、学者、文士和侠客,仅秦国就有数代君主,还有商鞅、呂不韦、李斯、蒙恬、王翦等等。其他像庞涓、孙膑、苏秦、张仪、墨子、孟子、荀子、侯赢、荆轲等,也都被不同程度地加以生动的刻画。人物命运的浮沉与历史风云的激荡,相互交织,相互推涌,构成一幅幅或令人神往,或惊心动魄,充满悲喜剧的历史图画,让读者心灵为之震撼,感情为之澎湃,思想为之升华!这都不能不是作者的成功!而小说最大的成就,则是为秦始皇做了有力的翻案文章。使读者对大秦帝国所开创的时代产生更为客观和公正的认识。

关于秦始皇这个人物的历史评价,两千多年来,贬者多而褒者少。将他毁为暴君,将他的时代谤为暴政的时代。这几成大多史家的定论。孙皓晖教授从大量历史资料出发,运用辩证唯物史观,把人物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分清主流与支流,客观地论证历史人物的功过,对秦始皇做了实事求是的分析与评价,既不抹煞他曾有滥于杀戮的历史事实,揭露了他作为帝王的性格残暴的一面,又从人物的历史进步作用,对他的治国方略、军事才能和善用贤才、能够驾驭历史潮流等主导方面,做了充分的描绘和介绍,从而使读者从艺术形象认识到秦始皇的伟大,认识到他作为“千古一帝”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对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对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和依法治国等多方面的卓越贡献。秦始皇的治国方略,足以为我们今天借鉴,而秦帝国的迅即覆亡,其中的教训,也永远值得后人警醒!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