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出书如何判断自己的书是否为正规出版物?书号的查询方式
个人出书如何判断自己的书是否为正规出版物?书号的查询方式 2022-09-29 10:16 发布于:河南省第1步、翻开书的版权页,找到书号即ISBN,国内书号以978-7开头,如果不是就是国际书号或非法书号; 第2步、然后找到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 第3步、登陆查询网站:中央宣传部出版物数据中心(PDC); 第4步、选择登陆方式:可直接使用第三方登陆; 第5步、输入查询信息:输入书籍相关信息,比如书名+作者名或者直接输入书号; 第6步、获取查询结果:即可查询到本书相关信息(CIP准核号、ISBN、出版时间、出版单位、作者、主题词等); 第7步、点击查询结果:即可查询本书更为详细的信息(定价、内容摘要、版权页信息等); 第8步、如果出来的信息和版权页信息一致,即为正规出版物。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季羡林儿子季承:父子决裂长达13年,75岁出书批判父亲绝情刻薄
原创季羡林儿子季承:父子决裂长达13年,75岁出书批判父亲绝情刻薄2023-07-20 09:20 发布于:天津市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古代皇室中的父子关系像君臣,更多的是威严与敬重,却少了许多父子间的温情。和他们相比,普通人家的父子之间没有权力制衡的需要,相处起来应该会更容易。可事实并非如此,就连知名的文学大师季羡林也没有处理好和儿子季承的关系。 季承和父亲季羡林的关系很差,父子间几乎没有任何深入的交流,父子两人曾经决裂13年,直到季羡林晚年才缓和。季承晚年间写书揭露父亲不为人知的感情生活,向世人展示了季羡林的另一面,也讲述了自己因为父亲对母亲的冷淡而逐渐与父亲疏远的过程。 文学泰斗季羡林的包办婚姻与德国情缘 季羡林是我国非常著名的散文家、史学家、翻译家、佛学家等等,担任过多所大学的校长。年轻时的季羡林曾在外国留学,精通多国语言,同时还懂几个非常稀少的语言,为我国文学研究做出很多贡献。季羡林在很多方面都很杰出,在相关领域的的评价也非常高,但是他的感情生活却很少被提到。 季老先生一生洁身自好,对感情也非常认真。但是因为天性冷淡,所以很多时候表达感情的方式并不明显。他只娶过一任妻子,叫彭德华。彭德华是父母给季羡林早就安排好的妻子,他们的结合完全是双方家长一手包办的。 彭德华是一位非常善良的女子,虽然自幼丧母,文化水平也不高,但是父亲却将她培养成了一位知书达礼的人。嫁给季羡林后,彭德华完全做到了一位妻子应该尽的责任。1929年彭德华和季羡林结婚,婚后不久季羡林就得到出国留学的机会,留下彭德华一人照顾两个孩子和公公婆婆。 季羡林虽然和彭德华没有太多感情,但是对她一直很好,只是两个人的关系并不亲密,过着相敬如宾的日子。季羡林一出国就是十一年,没有丈夫的陪伴彭德华也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度过了忙碌且孤独的时间。季羡林在国外留学的这段时间,遇见了他真正喜欢的德国女孩伊姆加德小姐。 当时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正在写博士论文的他遇到了难题,他不会打字,手边也没有打字机。之前通过朋友的介绍季羡林认识了伊姆加德小姐,于是到她的家中请伊姆加德小姐打字。后来季羡林博士毕业,却没有立刻回国,而是在德国又待了四五年。 博士论文写完后季羡林又多次请伊姆加德小姐帮他打了好几篇特别长的论文,一来二去两人就慢慢产生了感情。季羡林的内心非常矛盾,他非常喜欢伊姆加德小姐,可是自己早就已经有家室,还有一儿一女。如果放弃原来的家庭和伊姆加德小姐在一起,那么妻儿该怎么办? 思来想去,他绝对不能做那种抛妻弃子的事情,于是只好放弃这段感情回国。两段截然不同的感情经历,一边是完全没有感情全靠孩子维系的婚姻,另一边却又是自己真正爱着的女人,任谁都难以选择。季羡林没有办法越过道德底线,只能选择自己的原配妻子和儿女。 季羡林与儿子季承关系冷淡,甚至13年不复相见 季羡林回国时他的儿子季承已经十岁了,但是对父亲却没有什么印象。彭德华原以为季羡林再也不会回来,结果丈夫却意外地回到自己身边,这让她很惊喜。彭德华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女子,情绪没有很大波动,在某种程度上她和季羡林很是相似。即使明知道丈夫对自己总是不冷不热,她心里还是一直盼着丈夫能够回来。 季羡林在国外的十年间,季承由母亲和祖母带大。母亲每天一人为全家老小操劳,非常辛苦。在季承的眼里彭德华是一位贤妻良母,对于季羡林则全是埋怨,季承一直认为父亲抛弃了他们。所以在季羡林回国之前,小小年纪的季承还没和父亲见过面,就已经产生了难以消除的隔阂。 父子关系,莫过于亲如好友或者像陌生人一样生疏,而季羡林和儿子的关系属于后者。在季承的回忆中,父亲季羡林对他十分冷淡,和母亲的交流也很少,冷得让季承不敢靠近。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季承和父亲季羡林之间的关系就像一直绷紧的弦,只需要轻轻一碰就会立刻绷断。彭德华的去世让两人产生争执,季承不愿意出两万元的丧葬费,大吵一架后季承就狠心地13年都没有再见过父亲。 父子两人一个比一个执拗,谁也不愿意先低头,都认为是对方的过错。季承和父亲的关系直到父亲生病住院时才好一些,季承主动要求去医院照顾父亲,这期间和父亲的关系也慢慢缓和。后来季承一直陪着季羡林直到他去世,其实季羡林和儿子脾气很像,都是性情冷淡之人,只是身在其中后知后觉。 季承75岁出书揭露父亲的感情与性格,为母亲感到不值 陪伴季羡林最后的日子,季承思考了很多,也看开了很多事情。只是他还是无法忘记父亲之前所做的事情,父亲当年把母亲一个人抛在国内耿耿于怀。 父亲去世后,季承也年事已高,退休后75岁高龄的他写了一本书《我的父亲季羡林》,其中记录了很多季羡林的故事,包括季羡林和母亲的婚姻以及在德国的那段情缘。曾这样描述他眼中的季羡林:“我只知道,在热热闹闹的学术追捧中,父亲的内心是冷的,是寂寞的。” 季承在书中批判父亲对自己和母亲的冷淡,他认为母亲嫁给季羡林实在是不值。母亲为父亲一家操持一辈子,却始终得不到父亲真正的爱。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双方共同付出才会幸福。季羡林和彭德华显然不处于对等的爱情关系中,一个拼命付出,另一个却爱答不理。父母不相爱让儿子季承的心理也受到不小的打击,从来不会交流谈心的父子都不愿敞开心扉,才会让季承对父亲产生误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出书,如何查询书籍真伪?cip查不到名字评职称能用吗?
出书,如何查询书籍真伪?cip查不到名字评职称能用吗? 2020-03-22 16:12 出书怎么查cip真假?评职称的老师一般都会选择自费出书,单位一般会对书籍的真伪进行查询。而判断书籍真伪一般是通过书号和cip数据。自费出书怎么查cip呢?哪些信息必须确认真假呢?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 出书,如何查询书籍真伪? No.1 打开中国新闻出版信息网官网:https://www.capub.cn/zxgk/jgjs/cipzx/ 出书,如何查询书籍真伪? No.2 点击右上角CIP核字号验证 出书,如何查询书籍真伪? No3 打开书籍的版权页,找到红框里的数字 下图的数字就是2017015879 括弧里的年份也要带上哦 出书,如何查询书籍真伪? No.4 进入CIP验证页面,输入CIP和验证码,点击验证 No.5 核对书籍信息 编辑 No.6 信息一致就证明您的书是在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cip查不到名字评职称有用吗? 一本书可安排署名的作者位置有主编、副主编或参编。cip查不到名字是指书的副主编或参编。评职称出书,单位会对书的cip数据进行查询核对,那么,cip查不到名字评职称有用吗? 评职称出书,是要求公开出书,在公开出书时,是需要记录出书的信息,在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其中对于出书作者的几率,仅限于前三名,即出书的主编。也就是说,作为出书的副主编和参编不可能在cip中查到。但在cip中查不到,不代表,这两个作者位置,就不能用来评职称,只不过相比较主编而言,能评的职称等级和获得的职称加分有差别。 出书中作者位置越靠前时,被评审单位认可度越高,获得的职称加分越高,能评的职称等级越高。即cip查不到名字,不如cip查到名字有分量。但评的职称是分等级的,不同的职称等级,对于作者位置要求是不同的。比如评中级职称,署名参编就可以获得职称加分的。比如评副高职称,署名副主编,也是可以获得职称加分的。作为出书的主编,虽然对于中级、副高和正高职称都有用,但对于参评人来说,比较适合用主编评正高职称。评其他职称等级,用主编,并不是最佳选择。 总的来说,cip差不多名字,只对于评正高是无用的,但对于评中级或副高职称还是有加分作用的。 - END - 编辑 cip查不到名字评职称有用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相关资讯
个人出书,联系出版社的三种方式
通过官网 方法很简单,打开度娘,搜索想要投稿的出版社,进入他们官网,找到“联系我们”,在里面跟他们聊聊自己的意愿。 2、通过自媒体平台 现在很多出版社都入驻了新媒体,公主号、小红......